精选《武艺十八般/副刊文丛》萧乾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推荐:经过人工精校过的完本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武艺十八般/副刊文丛》萧乾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萧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虞金星,文学硕士,人民日报记者、大地副刊编辑,现居于北京。作品有散文、文学评论等。文笔优美流畅、观点新颖。

【编辑推荐】

副刊大家萧乾先生曾说做副刊编辑*好十八般武艺全来得。《武艺十八般》一书为他在《人民日报》与《北京晚报》相关副刊版面的文章精选结集,早至上世纪50年代,晚至他去世当年。该集既体现了一位副刊名家“十八般武艺”中的精彩技艺,也留存了当年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副刊的历史印迹。文集中收入的《“上”人回家》《往事三瞥》《欧行冥想录》《北京城杂忆》等作品,是当时广为传诵的名篇,是副刊史上的精华,也是萧乾这位散文大家的精彩之作。

【名人的书评】

按时间线索梳理这些作品时,我不仅读到了这些留在版面上的文章本身,还仿佛读到了一个人在那些岁月里的身影、命运遭逢。文字有意义,时间本身有时候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也正因此,在编选过程中,我没有把萧乾先生的这些作品按发表场地分成两部分,而是把“杂忆”按时间穿插到了相应位置。这样或许能让读者从时间的线索里读到更丰裕的内容。

【武艺十八般/副刊文丛的书摘】

天还没亮,穿青色短皮大衣的画家上厕所,顺便朝餐车里探了探头。回到车厢,他小声地然而却像是发现了宝山那样又惊又喜地告诉穿蓝棉袄和穿西装的两位画家说:“喂,有宵夜吃。”其实,已经快五点啦,有也只能说是“早点”。3个人于是就揉着又干又辣的眼睛,走进了餐车。

这里,墙是白色的,灯光总比车厢里多少亮些,旅途的倦意登时杀减了不少。

叫的汤面还没来,穿皮大衣的画家兴致特别高,提议买一瓶葡萄酒。论理说,这可不像个喝酒的时辰,可是塞外的秋夜已经够凉的了,列车又是在九月的劲风里奔驰着,塞外的风不断嗖嗖地从四面缝隙袭来,所以谁也没反对这个突兀的提议。

随着列车的行进,窗外那片漆黑渐渐溶成灰色了。掀开窗帘,甚至可以看到卵石垒成的坡道下面一条土黄色的河滩——虽然只是一条细流,河床本身却不算窄。再往远处凝视,分明还可以看见一些庄稼。再过一阵,银灰色的烟雾里钻出了一个奇丽的山峦。

“米芾真不愧是位大师!”穿蓝棉袄的画家慨叹说,“晨烟就是像条白色的长带,横在山的半腰。瞧!云山衔接的地方不正是像洇了的墨迹吗!”

穿西装的画家口音是江浙一带的。他觉得还有些美中不足。“要是这道河不是这么泥浆子似的,再清澈一些多好呵!”

这意见马上受到了批驳。反对的意见是:要是把江南那种小桥流水搬塞外来,就不典型了。

这时候,服务员把热腾腾的汤面端上来了。可是他来得有多么不是时候!谁也没心吃面,因为窗外出现了奇迹。

云雾后面,忽然又钻出了个峰尖,这峰尖给朝阳镀得比金子还要亮,有棱有角,衬着四下的灰云和褐色的山峦,灿烂得真是只有梦境或者神话里才会有的色彩。

画家们面对这片奇景,赞叹之余,就议论开了。一位认为该用鹅黄再微微加点红,一位主张用赭黄,*后穿青色短大衣的画家很有把握地说:“我看,只有雄黄才能把它表现出来。”

“唉,你们都是白费脑筋,”穿蓝棉袄的画家带着无限感慨说,“要是你在一片灰灰的云朵里,画上这么个山头,我管保批评家不会答应的。他们一定会说:这不是国画,这是西洋画!”

“可是齐白石这老头子真敢用色!批评家也拿他没办法!”穿西服的反驳说,听起来论据显着弱了些。“因为大自然是敢用色的。”穿短皮衣的画家赶紧来支援说,一面仍然望着那片越来越远、越越淡的奇景出着神。

“可是,我问你们,”穿蓝棉袄的画家不服气地说,“理论是理论,你们回去敢这么画吗?”

这显然是个挑战,可是并没有人马上出来应战。它像个不散的烟圈儿一般,在他们头上旋转着。

这时候,服务员彬彬有礼地走过来说:

“同志们,快吃吧,我们马上就要打扫餐车,交班啦!”

由窗口探头一看,远方那片灿烂的色彩大部分已经给云雾浸染成灰色了,只残剩下几小块在烟雾后面隐约闪烁着,像是昭示着光明的存在,又仿佛遥遥地向列车里的3位画家召唤着说:“勇敢点儿,把我画出来吧。”

9月5日于锡林浩特

(1956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武艺十八般/副刊文丛》萧乾的书评文摘